前 言
Part Ⅰ 重大成就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要求,既是中国现代化的鲜明特点,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宽广视野,敏锐洞察、科学把握世界文明走向,提出了一系列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现代化发展、文明走向的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理论带入新境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系统完整,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为“八个坚持”。 一是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古今中外,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我国的楼兰古城就是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而衰落。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要求人们遵从自然生态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系统可调节、可维持、可自然恢复的范围内。 二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从自然界获取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人类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一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一大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四是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而且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最普惠的民生产品。 五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态共同体。自然界各种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要求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六是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正是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七是坚持建设美丽中国全民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全民行动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重要保障,也是巩固和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社会基础。 八是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共同的家园,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水土流失、河流干涸、森林面积减少、资源消耗过大、生物多样性面临挑战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978年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1981年开启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之后逐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通过构建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和实施严格有效的治理,我国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3亿亩扩大到现在的11.8亿亩,居世界首位。退耕还林工程累计造林近5亿亩。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75亿立方米。新中国成立之初,我森林覆盖率仅为8.6%,1978年为12.7%,2020年达到23.04%。2000年到2017年,我国贡献了全球1/4的绿色增量,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森林资源大幅下降的趋势。全国已经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个,各类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已达170多万平方公里。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根据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32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43.5%。与2003年相比,湿地保护率提高13.0个百分点。2017年,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2584万公顷,比2000年增加4488万公顷。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五年监测期“双减少”,自2004年以来已经实现“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作出杰出贡献。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就,滇金丝猴种群及总体数量已由1996年的13个种群1000到1500只,增至目前23个种群3300只以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藏羚羊成为“濒危”物种。经过几十年的精心保护,藏羚羊种群数量大大增加,截至2020年年底,仅西藏藏羚羊的种群数量就从5万只左右增加至20万只以上,种群“濒危”等级下降为到“近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大国,生态环境搞好了,既是自身受益,更是对世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向联合国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成功申请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这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中国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为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安全作奉献,树立起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良好形象,大大提升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联合国副秘书长索尔尔海姆表示,中国环境治理展示了非凡的勇气和定力,一些行动对全球环境治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批国际智库和专家也认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
Part Ⅱ 主要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正确和坚强领导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运筹帷幄,亲自谋划部署、亲自指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层层压实责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福于民,一直是党的执政理念。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和顺应了这一变化趋势,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优先选项,推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体现。 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合理利用资源,要求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发展林业促进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促进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发展农业要保护环境系统的完整性,要及时制止大面积开垦而破坏植被的传统耕作模式;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环境,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把资源环境工作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胡锦涛同志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把生态文明理念写入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党的历代领导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中华文化精华,开拓创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世界意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指南。 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与国际社会互动,一方面吸收国际社会最新理念和有益经验;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了基本原则和规范,中国派代表团出席大会并进行发言。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主张将可持续发展列为国际社会议程中的优先项。西方一些经济学和生态学家从保护自然的角度分析自然的价值,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提出绿色GDP的概念。绿色经济理念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被西方国家视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改变经济结构以解决经济衰退问题的切入点。国际上这些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党领导人民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参考。 从党领导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和战略规划的历史进程来看,都经历了从零散化、碎片化向系统化演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坚持系统思维,就是要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内在规律,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生态文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实践中,党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入快车道,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既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也需要群众自下而上的全民行动。全民行动是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优势,是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长期基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有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企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强大绿色行动合力。建设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要营造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从生产到生活、从儿童到老人都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文明习惯、参与生态文明实践。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和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崇尚实干、狠抓落实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回顾生态文明建设史,特别是新世纪以来20余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正反两方面的情况都表明,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必须狠抓落实。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关键事项,切实提高执行力,通过严格实施环保督察制度,严肃查处祁连山系列污染事件、秦岭违建别墅事件等,压实了各级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让政策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把科学决策转化为实践行动和治理实效。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