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_首页1710
参阅报告 | 水投公司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典型实践及启示
公告类型: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21-06-08 09:17:47

Part


水投公司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典型实践

贵州水投、福建水投和江西水投根据本省水利发展改革需要,分别开展了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相关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贵州水投开展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建设运营

贵州水投2011年成立,主营业务包括全省骨干水源工程的投融资及建设运营、全省流域开发与治理、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水环境治理、水利发电及生态渔业等。近几年,公司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聚焦于全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投融资创新,利用水投集团规模化、主体信用评级高的优势(评级为AAA),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资建管模式。


一是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9月,贵州水投累计投资建设水库438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小型水库433座,项目概算总投资1566.7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117.5亿元。多年的建设发展,结束了贵州省没有大型水库支撑保障的历史,中型水库建成数量超过建国后至水投公司成立时全省中型水库的总和,为群众“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供了水源支撑,为贵州省水利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相关政策支持有力。2016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黔水计〔2016〕101号),明确省、市(州)、县三级的事权划分、出资比例、筹资主体、资产权属等内容,并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将中央、省级财政补助的水利项目资金由原来的逐级下拨改为由省财政厅划拨到省水利厅,省水利厅拨付给贵州水投公司,到位资金作为省政府对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和项目融资资本金,公司再将获得的财政资金和融资资金拨付至项目法人单位进行使用。项目法人单位不负债,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筹资多元成本较低。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之外,贵州水投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大力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长期项目贷款支持,已累计获得的545亿元融资中,70%左右为20年以上的长期项目贷款,全部为同期基准及以下的优惠利率;另一方面,贵州水投主体信用评级为AAA,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先后获得包括保险债权、企业债券等123亿元直接融资支持。2021年1月,贵州水投成功发行了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规模2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4.50%,用于黔中水利枢纽一期等9个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运营和补充配套流动资金。贵州水投近年历次发债情况见表1。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2020年贵州水投承担的51个建设项目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合计42.51亿元,期限30年,利率3.7%左右。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_公司1101


四是建后管理集约高效。2019年4月,贵州水投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水库运营管理公司——贵州水投水库管理公司,对相关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进行企业化、专业化管理。采取“1管N”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即以水库属地为原则,以县区为单位,贵州水投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组建1家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区域内共同投资的N座骨干水源工程,力争打造智慧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生态化覆盖、功能性服务、安全性保障、一体化调度的现代水利工程。目前已组建了20家县级水库运营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建成蓄水水库超30座,有效保障相关工程安全、有效、良性运行。

(二)福建水投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运营

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为百姓提供优质、干净的水,近年来,福建水投积极推动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运行,为城乡供水的均衡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福建水投先后与31个县(市、区)合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占全省66个实施县的近一半,项目总投资273.6亿元。其中,老区、苏区县占29个,扶贫重点开发县7个。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县(市、区)20个、签约落地8个、拟签约3个。福建水投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运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创新供水体制,打破城乡壁垒,农村供水从“一盘沙”逐步向“一盘棋”转变。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国有控股、集约经营”的思路,全面实施全域供水一体化、供水产业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城乡二元供水的格局,整合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同保障,推动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实现全域一盘棋。

二是创新融资模式,坚持两手发力,资金保障从“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转变。项目资本金占比30%,由省级补助、市县政府和水投公司筹集;债务性资金占比70%,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银行融资等方式筹集。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成为全国率先使用地方债券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案例。

三是创新建管体制,引入专业管护,建设管理从“粗放式”逐步向“精细化”转变。改变以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村建群管”方式,明确由一家单位作为投融资、工程建设、管护维养“三位一体”的建管主体,负责县域或市域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护,推行统建统管统服务。实行建所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管护机制,农村连片供水和独立供水实行“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远程操控、多样缴费、用户参与”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乡水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创新促农途径,构建新型关系,农村用水从“喝上水”逐步向“喝好水”转变。以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供水为主,乡镇供水为辅,农村连片供水和独立村供水为补充,数字水务管理平台为支撑,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打造集中式、联网式、现代化的城乡供水新格局,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服务,确保百姓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稳步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创新水价机制,争取水价补贴,企业发展从“亏损型”逐步向“平衡型”转变。地方政府与水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挥政府调节、政策支持、政企互补、合作共赢的效应,通过给予水务企业水价补贴等方式,在保障人民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水务企业效益,保障水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分类定价、促进节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完善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对水费收入一时不能弥补建设和和运营成本的,按照权属责任,政府予以合理补贴。政府依法授予项目公司县域内的长期特许经营权,促进水务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是创新建设标准,精准提质增效,建设运维从“规范化”逐步向“特色化”转变。发布《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点规划导则》,突出标准化、打造特色化、构建共同体,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突出“一领域一标准”,推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营”“标准化+文化”,探索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标准化体系。突出“一区域一特色”,推动地缘文化、风情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水厂。

(三)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参与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

江西水投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立足实业、发展壮大为目标,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及保护,从单一的水利建设领域节点延伸,不断拓展上下游相关产业,积极投身涉水综合项目的开发建设。2017年,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参与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以下简称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该项目成为了我国少有的水利企业作为投融资建管主体参与包括水利、市政、农业、渔业、港口、文旅等多行业流域系统治理项目的典型案例。


一是立足江西绿色发展战略,协助做好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江西考察时提出的“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指示,江西省选择抚州市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江西水投抓住战略机遇,在抚州市政府领导下,与相关部门一起,编制了《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从全流域进行分析策划,重点涵盖水安全、水生态、水产业、水文化、水科技等多方面内容。


二是跳出行业思维,聚焦系统治理。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在具体设计时,江西水投与政府部门一起,秉持“系统治理”的理念,跳出行业思维,以流域为单元,以水为核心要素,除了规划设计应急水源、河道疏浚与河湖联通、病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外,还包含城区供水管网、堤岸景观、智慧流域、文化旅游等涉水其他工程,实现流域治理协同联动,水岸同治。这种理念贯穿于江西水投战略发展全过程,以水为根,充分发掘水资源和产业链价值,水务、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共同谋划,系统治理。


三是牵头组建联合体,协调推动项目建设实施。2017年,抚州市启动了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采用PPP模式。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为54.44亿元,涉及抚州市区、下辖8区县共33个子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18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与政府和筹资银行等方面沟通,确定实际执行子项目25项,投资额估算调减后为24.46亿元。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与重庆康达、深圳铁汉生态、江西水利水电、中电建成都设计院等多加单位共同联合体,与政府代表抚州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起开展抚州市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施。目前,完成投资12.14亿元,13个单项已完工,一些工程开始发挥成效。


Part 


几点启示

(一)水投公司已成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利用水投公司在拓展水利投融资渠道、完善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进展。特别是一些省级水投公司已逐步发展为具有“规划、融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一体化经营格局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主营业务已经涵盖水利建设和管理大部分领域。如贵州省2020年收到中央拨付的水利投资(含预算内投资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共51.23亿元,其中17.62亿元交由省水投公司使用,占比近35%,省级水利资金的57.87%由水投公司使用,主要用于配套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自主项目投资建设需要。特别是案例一中的骨干水源工程,中央和省级投资全部交由贵州水投统筹使用,开展相关工程建设运营工作。

(二)水投公司融资成本较低,多渠道筹资能力强,已成为水利建设投融资重要平台

水投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隐性的政府信用附加,融资优势明显,特别是省级水投公司,由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相对较高的信用评级,与政府的密切联系,以及市场普遍对于政府平台类公司的认可,相比于单独的水利企业或民营资本有更强的融资优势,融资成本更低。以江西水投为例,2015年取得国开行、农发行2.3亿专项建设基金,期限10-18年,年利率1.2%;2016年取得国开行10.74亿元专项建设基金,期限25年,年利率2.8%;2020年5月初,江西水投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2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3.38%,远低于市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年期为4.75%);另外,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水投公司注重多元化融资,除了商业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外,还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各类信用债券开展直接融资。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建设基金,作为优质发行人申报储架发行计划,申请世行、亚行等国外贷款,获得较低成本的国内外资金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三)水投公司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大幅提高建管效率,逐步成为水利建设运营的生力军

实践表明,水投公司作为区别于传统分散设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管理体制,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建设运营市场的枢纽,发挥了更突出的集聚和综合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水投公司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管模式当中。水投公司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对于资金、技术、人员按需调配,信息充分共享,短时间内迅速推动同一类型水利基础设施快速实施及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有效解决区域间资源不匹配、技术不均衡、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大幅提高建管效率。福建水投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同全省31个实施县签订协议,将县域内相关农村供水工程集中实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将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同时,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专业手段,做到供水无人值守、远程操控,多样缴费;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突出“一领域一标准”,推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营”“标准化+文化”,探索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标准化体系,这些都有效地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

(四)水投公司角色多元,具有参与流域综合治理等涉水综合项目的条件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中明确要求治水要“系统治理”。新时期,中央地方治水思路在逐步转变,由原来单一类型工程建设逐步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如流域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保护治理等项目。从江西水投参与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典型实践来看,水投公司独特市场化属性以及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可以很好的承接相关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治水任务与农业、林业、渔业、文旅、堤岸景观等水相关产业的综合开发相结合,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坏,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Part


相关建议


(一)充分肯定水投公司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水投公司作为特殊的市场化经营主体,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并稳定建设规模,承担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统筹各类经营收入和政府补贴,最终实现工程的顺利落地实施及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并利用好水投公司对于落实“两手发力”具体要求、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好水投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为水利工程建设融资的作用和优势,加大信贷、税收等相关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协调金融机构对水利行业特别是水投公司加大信贷规模支持,并给予贷款优惠利率,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对水投公司承担的符合国家优惠政策的水利工程项目,按照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对相关项目的耕地占用税、建安营业税、印花税、土地复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税费,落实税收优惠。

(三)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应利用优势资源,为水投公司融资提供外部增信

增信措施对于提升企业融资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应积极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资源为水投公司发行债券等融资提供外部增信。比如可利用当地效益较好的水利企业(如已转制的水利设计院)和直接受益于债券募投水利项目的大型企业为水投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此外,还可以考虑由专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发展债券保险、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由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提供远期收购承诺等方式为水利投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外部增信。

(四)水投公司自身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水投公司的长期发展要求其必须提高驾驭资本市场的能力,灵活掌握各种融资工具,这就需要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兼具水利、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投融资专业人才投身水利事业,为水利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引进和培育人才相结合,聘请国际国内优秀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产品开发等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培训教育,专题研讨等手段,不断拓宽已在岗职工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力争做到人才结构合理、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力。


来源:参阅报告  751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
友情链接: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足球赌注软件-足球赌注软件网站(下载)最新v5.6.5.98-单游网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凯发·k8国际(中国)首页登录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k8凯发(china)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K8凯时·[国际]官方网站  凯发·k8(国际)-官方网站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
TYPE html>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_首页1710
参阅报告 | 水投公司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典型实践及启示
公告类型:新闻动态发布时间:2021-06-08 09:17:47

Part


水投公司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典型实践

贵州水投、福建水投和江西水投根据本省水利发展改革需要,分别开展了骨干水源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以及流域综合治理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相关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贵州水投开展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建设运营

贵州水投2011年成立,主营业务包括全省骨干水源工程的投融资及建设运营、全省流域开发与治理、城乡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城市防洪、水环境治理、水利发电及生态渔业等。近几年,公司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聚焦于全省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投融资创新,利用水投集团规模化、主体信用评级高的优势(评级为AAA),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形成了一套很有特色的骨干水源工程投融资建管模式。


一是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9月,贵州水投累计投资建设水库438座,其中大型水库5座,中小型水库433座,项目概算总投资1566.7亿元,已完成项目投资1117.5亿元。多年的建设发展,结束了贵州省没有大型水库支撑保障的历史,中型水库建成数量超过建国后至水投公司成立时全省中型水库的总和,为群众“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提供了水源支撑,为贵州省水利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是相关政策支持有力。2016年,贵州省印发《贵州省骨干水源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黔水计〔2016〕101号),明确省、市(州)、县三级的事权划分、出资比例、筹资主体、资产权属等内容,并向贫困地区倾斜支持。将中央、省级财政补助的水利项目资金由原来的逐级下拨改为由省财政厅划拨到省水利厅,省水利厅拨付给贵州水投公司,到位资金作为省政府对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和项目融资资本金,公司再将获得的财政资金和融资资金拨付至项目法人单位进行使用。项目法人单位不负债,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依法合规使用建设资金,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筹资多元成本较低。除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之外,贵州水投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大力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长期项目贷款支持,已累计获得的545亿元融资中,70%左右为20年以上的长期项目贷款,全部为同期基准及以下的优惠利率;另一方面,贵州水投主体信用评级为AAA,充分利用直接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先后获得包括保险债权、企业债券等123亿元直接融资支持。2021年1月,贵州水投成功发行了一期绿色中期票据,规模20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4.50%,用于黔中水利枢纽一期等9个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运营和补充配套流动资金。贵州水投近年历次发债情况见表1。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支持,2020年贵州水投承担的51个建设项目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合计42.51亿元,期限30年,利率3.7%左右。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_公司1101


四是建后管理集约高效。2019年4月,贵州水投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水库运营管理公司——贵州水投水库管理公司,对相关中小型骨干水源工程进行企业化、专业化管理。采取“1管N”模式与地方政府合作,即以水库属地为原则,以县区为单位,贵州水投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组建1家运营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区域内共同投资的N座骨干水源工程,力争打造智慧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生态化覆盖、功能性服务、安全性保障、一体化调度的现代水利工程。目前已组建了20家县级水库运营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建成蓄水水库超30座,有效保障相关工程安全、有效、良性运行。

(二)福建水投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运营

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略,为百姓提供优质、干净的水,近年来,福建水投积极推动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运行,为城乡供水的均衡发展探索了新的途径。福建水投先后与31个县(市、区)合作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占全省66个实施县的近一半,项目总投资273.6亿元。其中,老区、苏区县占29个,扶贫重点开发县7个。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的县(市、区)20个、签约落地8个、拟签约3个。福建水投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运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创新供水体制,打破城乡壁垒,农村供水从“一盘沙”逐步向“一盘棋”转变。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国有控股、集约经营”的思路,全面实施全域供水一体化、供水产业一体化、建设管理一体化,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和城乡二元供水的格局,整合水务资源、资产、资本要素,统筹城镇、乡村协调发展,形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新格局,实现城乡供水同水质、同服务、同保障,推动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实现全域一盘棋。

二是创新融资模式,坚持两手发力,资金保障从“单一化”逐步向“多元化”转变。项目资本金占比30%,由省级补助、市县政府和水投公司筹集;债务性资金占比70%,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银行融资等方式筹集。201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首单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专项债券,发行总额8亿元,成为全国率先使用地方债券支持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案例。

三是创新建管体制,引入专业管护,建设管理从“粗放式”逐步向“精细化”转变。改变以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村建群管”方式,明确由一家单位作为投融资、工程建设、管护维养“三位一体”的建管主体,负责县域或市域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护,推行统建统管统服务。实行建所到乡、运维到村、服务到户的三级管护机制,农村连片供水和独立供水实行“无人值守、少人值班、远程操控、多样缴费、用户参与”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乡水务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是创新促农途径,构建新型关系,农村用水从“喝上水”逐步向“喝好水”转变。以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供水为主,乡镇供水为辅,农村连片供水和独立村供水为补充,数字水务管理平台为支撑,建立从水源头到水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打造集中式、联网式、现代化的城乡供水新格局,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服务,确保百姓喝上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稳步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创新水价机制,争取水价补贴,企业发展从“亏损型”逐步向“平衡型”转变。地方政府与水务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发挥政府调节、政策支持、政企互补、合作共赢的效应,通过给予水务企业水价补贴等方式,在保障人民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兼顾水务企业效益,保障水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分类定价、促进节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完善供水价格调整机制。对水费收入一时不能弥补建设和和运营成本的,按照权属责任,政府予以合理补贴。政府依法授予项目公司县域内的长期特许经营权,促进水务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是创新建设标准,精准提质增效,建设运维从“规范化”逐步向“特色化”转变。发布《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点规划导则》,突出标准化、打造特色化、构建共同体,提升运营管理水平。突出“一领域一标准”,推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营”“标准化+文化”,探索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标准化体系。突出“一区域一特色”,推动地缘文化、风情文化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水厂。

(三)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参与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

江西水投自2008年成立以来,以立足实业、发展壮大为目标,围绕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及保护,从单一的水利建设领域节点延伸,不断拓展上下游相关产业,积极投身涉水综合项目的开发建设。2017年,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参与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一期工程)PPP项目(以下简称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该项目成为了我国少有的水利企业作为投融资建管主体参与包括水利、市政、农业、渔业、港口、文旅等多行业流域系统治理项目的典型案例。


一是立足江西绿色发展战略,协助做好顶层设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江西考察时提出的“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重要指示,江西省选择抚州市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市,实施绿色崛起战略,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抚州样板”。江西水投抓住战略机遇,在抚州市政府领导下,与相关部门一起,编制了《江西省抚州市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规划》,从全流域进行分析策划,重点涵盖水安全、水生态、水产业、水文化、水科技等多方面内容。


二是跳出行业思维,聚焦系统治理。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在具体设计时,江西水投与政府部门一起,秉持“系统治理”的理念,跳出行业思维,以流域为单元,以水为核心要素,除了规划设计应急水源、河道疏浚与河湖联通、病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外,还包含城区供水管网、堤岸景观、智慧流域、文化旅游等涉水其他工程,实现流域治理协同联动,水岸同治。这种理念贯穿于江西水投战略发展全过程,以水为根,充分发掘水资源和产业链价值,水务、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共同谋划,系统治理。


三是牵头组建联合体,协调推动项目建设实施。2017年,抚州市启动了抚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项目,采用PPP模式。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为54.44亿元,涉及抚州市区、下辖8区县共33个子项目,特许经营期限为18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与政府和筹资银行等方面沟通,确定实际执行子项目25项,投资额估算调减后为24.46亿元。江西水投作为社会资本牵头方,与重庆康达、深圳铁汉生态、江西水利水电、中电建成都设计院等多加单位共同联合体,与政府代表抚州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起开展抚州市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实施。目前,完成投资12.14亿元,13个单项已完工,一些工程开始发挥成效。


Part 


几点启示

(一)水投公司已成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利用水投公司在拓展水利投融资渠道、完善工程建设体制机制、加强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进展。特别是一些省级水投公司已逐步发展为具有“规划、融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一体化经营格局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主营业务已经涵盖水利建设和管理大部分领域。如贵州省2020年收到中央拨付的水利投资(含预算内投资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共51.23亿元,其中17.62亿元交由省水投公司使用,占比近35%,省级水利资金的57.87%由水投公司使用,主要用于配套中央投资项目和地方自主项目投资建设需要。特别是案例一中的骨干水源工程,中央和省级投资全部交由贵州水投统筹使用,开展相关工程建设运营工作。

(二)水投公司融资成本较低,多渠道筹资能力强,已成为水利建设投融资重要平台

水投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具有天然的隐性的政府信用附加,融资优势明显,特别是省级水投公司,由于其庞大的资产规模,相对较高的信用评级,与政府的密切联系,以及市场普遍对于政府平台类公司的认可,相比于单独的水利企业或民营资本有更强的融资优势,融资成本更低。以江西水投为例,2015年取得国开行、农发行2.3亿专项建设基金,期限10-18年,年利率1.2%;2016年取得国开行10.74亿元专项建设基金,期限25年,年利率2.8%;2020年5月初,江西水投发行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12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3.38%,远低于市场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年期为4.75%);另外,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水投公司注重多元化融资,除了商业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外,还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等各类信用债券开展直接融资。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建设基金,作为优质发行人申报储架发行计划,申请世行、亚行等国外贷款,获得较低成本的国内外资金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运营。

(三)水投公司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建设管理模式,大幅提高建管效率,逐步成为水利建设运营的生力军

实践表明,水投公司作为区别于传统分散设立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管理体制,已经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建设运营市场的枢纽,发挥了更突出的集聚和综合效应。这种效应体现在水投公司强有力的资源整合能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建管模式当中。水投公司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对于资金、技术、人员按需调配,信息充分共享,短时间内迅速推动同一类型水利基础设施快速实施及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有效解决区域间资源不匹配、技术不均衡、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等突出问题,大幅提高建管效率。福建水投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同全省31个实施县签订协议,将县域内相关农村供水工程集中实施,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将规模效应充分发挥。同时,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专业手段,做到供水无人值守、远程操控,多样缴费;在建设管理过程中,突出“一领域一标准”,推出“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运营”“标准化+文化”,探索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标准化体系,这些都有效地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

(四)水投公司角色多元,具有参与流域综合治理等涉水综合项目的条件

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中明确要求治水要“系统治理”。新时期,中央地方治水思路在逐步转变,由原来单一类型工程建设逐步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转变,如流域综合治理、水生态修复保护治理等项目。从江西水投参与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典型实践来看,水投公司独特市场化属性以及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可以很好的承接相关项目,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治水任务与农业、林业、渔业、文旅、堤岸景观等水相关产业的综合开发相结合,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坏,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Part


相关建议


(一)充分肯定水投公司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水投公司作为特殊的市场化经营主体,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并稳定建设规模,承担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任务,统筹各类经营收入和政府补贴,最终实现工程的顺利落地实施及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营。在当前政府财力有限、水利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并利用好水投公司对于落实“两手发力”具体要求、加快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营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大金融政策扶持力度

充分发挥好水投公司作为投融资平台为水利工程建设融资的作用和优势,加大信贷、税收等相关金融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协调金融机构对水利行业特别是水投公司加大信贷规模支持,并给予贷款优惠利率,降低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另一方面,对水投公司承担的符合国家优惠政策的水利工程项目,按照税收优惠政策内容,对相关项目的耕地占用税、建安营业税、印花税、土地复开垦费、森林植被恢复费等税费,落实税收优惠。

(三)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应利用优势资源,为水投公司融资提供外部增信

增信措施对于提升企业融资的信用等级、降低融资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门应积极利用当地的各种优势资源为水投公司发行债券等融资提供外部增信。比如可利用当地效益较好的水利企业(如已转制的水利设计院)和直接受益于债券募投水利项目的大型企业为水投公司提供信用担保。此外,还可以考虑由专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发展债券保险、建立偿债风险准备金、由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提供远期收购承诺等方式为水利投融资平台融资提供外部增信。

(四)水投公司自身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水投公司的长期发展要求其必须提高驾驭资本市场的能力,灵活掌握各种融资工具,这就需要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吸引兼具水利、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投融资专业人才投身水利事业,为水利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引进和培育人才相结合,聘请国际国内优秀的资本运营、财务管理、产品开发等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同时,通过培训教育,专题研讨等手段,不断拓宽已在岗职工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力争做到人才结构合理、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力。


来源:参阅报告  751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
合乐HL8·(中国)首页 |官方网站